忍者ブログ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2025/07/21 05:44 |
楢山節考--緒形 拳さんいなくなった後
窥视《楢山节考》中表现的日本社会
       我觉得在《楢山节考》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一个日本社会的缩影。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几百年前的信州的一个小山村里。村民生产力落后,生活贫困,为了生存视粮食为生命。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把七十岁的老人背到山上献给山神成了村里人墨守的准则。影片去掉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灯红酒绿,花花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更纯粹的生活,更赤裸的人性。透过阿玲婆为自己上山做准备的一年时间里山村里发生的故事,影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体现,我们可以隐约窥见到一个日本社会的状态。
弃母山
弃母山的故事曾记载于今昔物语之中,但是究竟真实与否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在导演告诉我的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情感在里面。在那个落后的村庄里,丢弃七十岁的老人就是村规。这是为了生存所做的抉择。阿玲的丈夫因为不愿意丢弃自己的母亲而选择逃避,使阿玲一家被村里人嘲笑鄙视,让阿玲一家人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这条规则被沿袭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村里人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么个习俗的,却总是严格地遵守它不容得自己错更容不得别人错。
丢弃老人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落后所致,这在当今社会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是如果把它放大来看,可以说它是一种对社会规则的严格遵守。日本社会对集体主义是非常重视的。在日语中有一个词语叫作右へ倣え,即向右看齐模仿前人。提起日本文化的时候,常常听到这么个词。因为大家全都在用LV,所以我也必须要用。即使我觉得它的款式并不怎么漂亮,即使我背出门会和大家撞包,还是要买。周围的日本朋友中,很多人都是如此想法。大家绝对不会做突出的那一个,太显眼就自然会被人排挤。在日本的学校里,更有孩子因为自己的特殊而被人欺负。这种遵守现有规则的精神从小就被培养起来了。
阿玲
阿玲已经69岁了,到了去上山的年纪。虽然家里人谁都没有提出过,可是她自己却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起上山的事情。她瞧不起丈夫不敢面对死亡,她勇敢地接受自己的宿命。在我看来,甚至惊讶于她不畏死亡的勇气。她对于这条残忍的习俗没有任何的疑问,固守传统是她的性格特质。她提前一年就开始为自己的离开做起准备。在长子辰平背她上山时,她严格遵守规矩,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当天下起了大雪,辰平又不舍得跑回山顶见她最后一面时,她安详地盘腿坐在石上,不见任何恐惧与害怕。辰平抱着阿玲痛苦失声时,她用力想挣脱开,静静地一个人迎接死亡的到来。
阿玲所代表的就是默默遵守着某些社会准则的人,他们不考虑这些准则正确与否,不关心是谁制定了这些准则,更不允许别人去破坏这些准则。在日本社会里,这一群人占据了大多数。
辰平
辰平15岁时用猎枪射死了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的懦弱令辰平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从小接受地教育就是要遵守这条送老人上山的规矩。可是辰平就恰似其父亲的性格,感性而重感情。他意识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想要摆脱原本的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果断,于是一怒之下误杀了父亲。当辰平越来越接近到父亲的年纪时,他真实的性格越是明显。当自己即将要面对和当年父亲一样的情形时,他想要逃避,甚至偷偷落泪。在背阿玲上山时,他终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不知道这山上是否真的有山神存在?他只知道再过几年,儿子就会背自己上山了,再过个几年,儿子会被孙子背上山。他质疑这条准则,却无力改变,无力反抗。最终,他不得不将自己的母亲一个人留在山上,不可以让自己感情用事,坏了规矩。
像辰平这样的角色,社会中一定也存在不少。对于某些即成事实的规则,他们虽然有怀疑,可是面对大多数的潮流,他们只能选择妥协,甚至是逃避社会现实。
影片结束,导演也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即没有人能改变村里这个残酷的规则。也像是日本这个国家。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当时倡导的思想是脱亚入欧。试图学习国家先进的思想与理念来改变日本贫困落后的现状。通过此次改革,日本的经济的确是发达起来了。但是一方面,和魂洋才的思想也不可被忽略。日本的外包装的确是西方化了,可是内在的文化核心依然是日本最原始的东西。所以,日本人严守规则的思想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在几百年前的农村发生的现象,在几百年后现代化的社会里,依然会存在。










        10031397.jpg
PR

2008/10/14 14:38 | Comments(1) | TrackBack() | 日本語の勉強
komae小学校访问归来!

       这学期依然选修了field work这门课~没想到学校访问这么早就开始了。
       因为是小学临时需要我们去做活动,所以清水老师就叫了我和刘,还有朱津奂三个有经验的人去了。不过这次活动也比较特殊了,是要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还真是不太懂的说~唉!
        上周三,komae小学的老师就到樱美林来和我们沟通当天的安排,那老师姓啥我又忘记了~反正是个挺年轻的男老师,感觉更像体育老师一点!上周五把学生要问的问题用邮件发给我们了。事前准备也算到家了吧~
        这所小学离樱美林还挺远的!先坐校车到多摩,接着坐小田急去喜多见,步行15分钟,才到!路上花了足足1个半小时~我们先和老师打了声招呼,又去了校长室和校长寒暄几句,接着就去五年2组和学生们见面了~一进教室门,大家就热烈地鼓掌起来了,把我吓了一跳。今天的孩子真是热情!我们享受了贵宾一般地待遇。两个小学分别用韩语和中文说了你好!随后把我们领到各自的小组中,午餐就开始啦!今天的午餐是一瓶牛奶,一碗咖啡乌冬,两团芝麻年糕。对芝麻年糕非常有好感,很香很糯,很想再吃一次~~~嘻嘻!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做自我介绍,孩子们非常可爱,很天真,不像五年级的学生样。吃完饭就开始做游戏,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游戏时间结束!不过这种游戏我实在不会玩,就是跑来跑去追来追去热得满身汗的那种~小孩子的精力你是没有办法跟得上的。随后呢,我们就到教室里开始今天的主要活动啦。老师竟然还换了一身西装上场~非常搞笑的~我们三个人分成了三组,主要是以学生提问为中心的,我们只要回答就行了~比如问些是不是中国人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口中华锅,中国什么茶最有名之类的~
       这次活动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些小孩子的礼貌!真的非常懂礼仪,看得出老师教育得很好,家长肯定素质也挺高的。而且他们也不会问一些很失礼的问题。感觉就是很老实,很天真啦!结束时还要和我们一一握手,握得我累死了。老师说握手礼后大家就要回家啦。因为没有照相机不能拍照。结果他们都不肯依,硬是要拍照才肯走!幸好岩本才是和刘两个人都带了相机,大家开始地一起拍照啦!
        临走时,学校给了我们每人2000yen的礼金。又吃人家的饭,又拿人家的钱,真怪不好意思的~~班主任男老师送我们走的时候,说过后会让孩子们写感谢信寄到樱美林来的!很期待他们的话!上学期去了三所学校,收到的两本感谢信是装订成书的样子的,很可爱。这次也要争取多去一些学校,多拿感谢信!yeah~回国以后会成为很有纪念价值的东西。


2008/10/08 22:24 | Comments(0) | TrackBack() | life in japan
雨月物语。。。
〈雨月物语〉这部电影从结构上来说,可以分为两条故事线。一条是主线,源十郎与妻子宫木、女鬼若狭三人的情感纠葛。另一条是辅线,藤兵卫与妻子阿浜因战争而发生的命运变革。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日本战国时期,源十郎与妹夫藤兵卫两家住在琵琶湖附近的村庄里。原本安静平和的生活因为战争而起了风波。源十郎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陶器到城里去卖,发了一笔战争财,尝到了一点富裕的滋味后,起了更大的贪欲,决心要赚更多的钱,让妻儿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在城里,他遇上了女鬼若狭,被若狭的美貌吸引,终日寻欢作乐,流连忘返。若狭欲将他一起带往死者的国度共同生活而源十郎蓦然不知。在一名高僧的帮助下,他方可平安回到故乡,可是妻子宫木早已死在疯狂武士的刀下,留下了年幼的儿子让他独自照顾。而他终于也反省了自己,回归到了平淡的生活中,不再奢求富裕的生活。另一方面,藤兵卫则是一个整日做着武士梦的普通农民,在家中妻子的地位比自己高,他渴望改变这种局面,渴望权利与荣耀。妻子阿浜虽然百般阻止却没有成功。藤兵卫与源十郎一起到城里卖陶器时,他看到了威风的武士军队不禁追随他们而去,妻子在追赶他的过程中与他失散,不幸被一群士兵轮奸、之后更是堕入风尘,成了娼妓。靠着运气与谎言成了将军侍从的藤兵卫在妓院碰上了沦为妓女的阿浜,一切恍如隔世。两人的命运竟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究竟该悲还是该喜?藤兵卫虽然成为一名武士,但是妻子的遭遇终于令他从武士的梦里醒来,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公职与阿浜回到家乡种田生活。
此片的导演沟口健二是以擅长表现女性题材而闻名的。虽然这部电影中,男性看似是主人公,是电影的主角,但是影片中的三位女性却对故事的推进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源十郎的妻子宫木
源十郎的妻子宫木可以说是日本女性中坚强隐忍,温柔克已,自我牺牲精神的代表人物。当源十郎用自己所赚的第一笔财富为宫木买了一件漂亮的和服回家时,宫木披着和服满心欢喜,可是令她感到真正幸福的不是这件和服,而是丈夫的心意。源十郎决定要做更多的陶艺品去市集卖,但是宫木却说,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已经足够了。她并不在乎丈夫有多能干多会赚钱,一家三口的团聚才是她最重视的。宫木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安贫乐道,无欲无求。虽然她不愿意丈夫冒着战争的危险再去城镇,可是依然帮助丈夫制作陶器,尽管她明显感觉到了丈夫因为金钱而发生的改变,仍然要扶持丈夫完成他的梦想。她生活的重心既是丈夫与儿子。
因为考虑到有遇到海盗的危险,源十郎将宫木和儿子留在了家里,与阿浜、藤兵卫三人一起进城。宫木背着年幼的孩子,沿着岸边一路小跑,不断叮嘱他要小心照顾自己,拜托阿浜与藤兵卫互相照应,直到小船消失在了层层迷雾之中。一条琵琶湖将宫木与源十郎等人就此分开,迷雾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难以捉摸。宫木在逃难途中遭遇了饥饿的士兵,士兵为了夺取宫木的粮食竟用长矛刺杀了她。身受重伤的宫木忍着疼痛想要重新站起。她不愿就这样死去,不愿丢下她的家,她还没有等到全家团聚的一天。即使是如此坚强地她,依然没有逃脱死神的魔掌。她就这样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画面远处士兵冷漠地吃着刚刚抢得的胜利成果,宫木背上的孩子害怕地哇哇大哭,这是绝妙地讽刺。
影片结尾处,源十郎倦鸟知返回到家中。宫木已经烧着火,等着丈夫回家了。尽管丈夫在外做出了越轨的事情,可是她并没有责骂丈夫,依然温柔地服侍丈夫和孩子休息。而自己借着昏暗的灯光,为丈夫缝补破旧的衣裳。女性的隐忍与宽大胸怀体现无遗。宫木所代表的日本女性,成熟知性,充满了牺牲精神。然而最终难逃死亡的命运。
源十郎的情人若狭
若狭虽然只是一个女鬼,但是导演却赋于她有血有肉的真实情感,并不像一般恐怖电影中的单调的可怕形象。鬼魂只是她的身份,我们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正常的女人来看。她重视怀与欲高过于生命,为了爱情,为了与心爱的源十郎在一起,不惜剥夺源十郎生命的权利。她为了爱情,可以变得十分自私。
然而,在身份是女鬼的若狭身上,却无处不体现着日本传统文化的美感。
若狭所着的和服精致华丽,谈吐举止高贵脱俗。她的住所仿佛就是一个能剧的舞台。能的传统音乐贯彻了电影始终。剧中若狭还亲自表演了一段幽婉的折扇舞蹈,而这段舞蹈就是脱胎于能乐的表演。从盔甲中传来的低沉的男声,带来一丝神秘幽邃的感觉。导演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放在女鬼若狭的身上的用意,应该是以此来表现日本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渐渐对本国传统文化失去关注的担忧与警示。
如果说宫木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那么若狭是对爱情无比执着的年轻女子。日本的传统文学总是离不开“爱情”这个主题。宫木是宽容大度的女性代表,她只要默默守护在丈夫身边就已经足够,不会想要带着源十郎一起到死亡的国度中去。而若狭不在乎生与死,不在乎源十郎已经有了妻室,也不在乎源十郎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她要源十郎放弃生的世界。宫木与若狭代表了两种对爱情的态度。在电影中看不到导演对哪种是批判哪种是赞扬的,但是无论是哪种爱,都是令人感动的。然而若狭最终也没有得到源十郎的爱,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去了。
经历磨难的阿浜
阿浜虽然没有失去生命,却也经历了痛不欲生,伤痕累累。在寻找一心做着武士梦的丈夫的途中,不幸被士兵强奸。在拍摄此段时,导演用了非常含蓄的手法。仅仅用了一双埋在泥里的拖鞋来表现情节,但是给予观众的心灵冲击多过于视觉冲击。阿浜经历的伤害是影片中最为显著的。她失去的是女性最看重的名节与贞操。她想过要死,可是却又想再见自己的丈夫一面。她的坚强,是遭遇生活突变时不放弃生命的勇气。尽管为了生活她沦为了妓女,过了一段行尸走肉般的生活。重遇已经成为将军侍从的丈夫后,虽然用很多讽刺的话来骂他。阿浜告诉藤兵卫,每天晚上他都要与不同的男人睡觉,今晚不如你来当我的客人吧!说这些话就像是对藤兵卫的一种报复,可是她却感觉不到报复后的快感。因为依然深爱着藤兵卫。
沟口的电影中经常表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生活。这应该是源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为了家庭的生计,他的姐姐被卖做歌舞伎,靠着姐姐,几个弟弟才得以完成学业,并有机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由此,沟口的电影里常常对女性角色寄予深厚的同情,并赋予了她们天生的尊严和高贵的品质。
宫木与阿浜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沉醉于欲望中的贪心的男人。战争让男人的野心体现无遗,让他们疯狂地追名逐利。而女性却成了战争中最大的牺牲品与受害者。令源十郎越陷越深的女人原来是个女鬼,而辛苦挣得的钱财也被人抢去。世外桃源成了一堆废墟,发财梦终于也破灭了。妻子的离开令他终于醒悟了,浮华终有一天会逝去的,平凡的生活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藤兵卫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成为了士兵又怎样?他最终不得不承认,名声威望有何用处,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人就是阿浜。他终于愿意当一个普通的农民,放弃公职回家种田。可能这是导演对于生活的态度吧,在我看来是有一点消极的成分。
导演将女性身上的所有特质,通过影片中的三位女性来体现,当然也有很多过于理想化的东西在里面。我觉得,〈雨月物语〉是一部可以让人感动的怪谈。没有惊悚骇人的画面,但是一幕雾中行舟就让人感觉到了诡异的氛围。而宫木对源十郎的爱,对家庭的爱,又表现出了日本传统女性崇高的精神情怀。各种人物形象与生活经历的对比,时而让人觉得是绝妙的讽刺,时而又让人感叹命运弄人。作为我看的第一部日本电影大师的作品,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东西,也开始让我对日本电影产生更多兴趣,不同于现代电影的快节奏,老电影中对人物与故事情节的细腻刻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属于东方民族,日本民族独特的特征吧!
参考:亚洲电影分析P11-P19 
亚洲电影资料库之《雨月物语》

2008/10/07 22:27 | Comments(0) | TrackBack() | 好きな映画
上了一周的课
        现在来小结一下我上的某几门课.
        首先是日本电影课,这门课竟然只有两个人选了,我和顾婧宏.在教室里和老师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很汗很尴尬.当然,是用中文上的.于是开始和老师进行一些关于电影方面的交流,不过很明显老师看得都是文艺片,我们看的都是商业片.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接触一下日本的老片子了~虽然我挺喜欢看电影的,可是对日本的电影看得真的比较少,兴趣比较小.第一堂课看了沟口健二的<雨月物语>.每次看完一部就要写片感想文~期末要重点再写一篇~~~
        接着是intercultral communication~第二次选用英文授课的课了.不过还是给我不小的打击吧~上学期学的japanese classic dance基本都是欧美人,只有没几个日本人,而且那些日本人的英语都不强~可是这次反过来了~只有2个欧美人,8个日本人,2个中国人.我和胡.那几个日本人全都去过英语国家,所以英语说得都挺好的,虽然个别的发音不标准~但是总算是没啥问题.真是欺负人啊~8过为了4个学分,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日本古典文学史开始从古事记搞脑子,不知道到底会怎么个难法~现代作品讲读么,张利利我对她还是挺放心的,绝对不会为难我们~
        其他的MS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明天又要去打工被剥削了~

2008/09/26 21:40 | Comments(1) | TrackBack() | 日本語の勉強
关于即将开始的新学期~
        分班考试没有出乎我们的预料,语法和文字的内容果然和上学期的一样.但是阅读的题目就都变了.这次是静下心来做得阅读,感觉比上次的要简单.所以对这次分班很有信心.面试当天看到假定的分班结果,我比较显眼的被老师拎了出来,说是5,6级具体未定.看来就是要看面试结果了.
         没有想到面试的问题那么怪异.问我对于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的看法,要怎么解决健康不平衡的问题.我把教育论上写的关于女性社会进出的内容套了上去,至于健康的问题,需要业者去考虑,我考虑也没有用.虽然我觉得我说得不怎么样的,可能老师觉得我的观点还蛮新颖的....把我分到了6A.而最高的等级是6B.我们之中已经有人被分到6B啦,有大三的孩子,也有同济,北外来的大二的孩子
.虽然有一个学校来的孩子,但是大家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定论,哪个学校一定好哪个学校一定不好.至于日语技巧的课程,竟然都被分到了最高级3级去了.这个有点出乎意料吧.
        休息的时候不小心瞄见了老师的评价表..上学期日语精读课被分在4B,铃木和梅冈老师预想我这学期可以进5A,可是分班考试的结果把我定在了5B,综合而论又觉得我可以去6级,另外觉得我的阅读能力比较强.经过面试以后我被分到6A去了~或许有的人会惊讶我的进步,其实是因为上次分班考试我没有认真考啊~阅读都没有做~~
         至于选课呢,原本想学几节口语课的,竟然全是抽选,于是我就落选啦.随便选的一门英语阅读课,结果竟然被抽中了.可能我真的和阅读有缘吧~到时就真的可以和日本的学生一起上课了.而我的目的就是想要体验一下真正的日本大学生的生活.虽然一直有和日本学生一起上课,但是模式还是以留学生为对象的,不是真正的本部课程呀.这次算是有机会了.另外还选了一门与电影有关的日本电影课,是中文授课,学起来比较轻松吧.因为自己还是对电影很感兴趣.樱美林的中国老师个个都蛮强的,在日本和美国,英国拿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还是挺震撼的事情.还有北大来的教授~非常厉害~

2008/09/20 21:46 | Comments(0) | TrackBack() | life in japan

<<前のページ | HOME | 次のページ>>
忍者ブログ[PR]